香港地產網     首 頁 | 樓盤搜索 | 業主放盤 | 地產代理 | 樓市成交 | 新盤速遞 | 地圖搵樓 | 商鋪 | 經紀人 | 寫字樓 | 地產資訊 | 手機房天下 | 海外房產
  香港特區27日開始實施兩項穩定樓市措施,包括新增買家印花稅和調高額外印花稅率及適用期延長至三年,所有非本地居民、本地及外地公司在香港買樓,需要支付15%的“買家印花稅”;在三年內出售物業,還需要支付一筆額外的印花稅。其中半年內樓宇轉手的稅率是20%,半年到一年是15%,一年到三年是10%。 香港政府的舉動能否穩定樓市?都引发了热烈讨论。
香港27日起實施穩定樓市措施 遏制短期炒賣風
  26日傍晚,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突然聯同多位負責財經和房屋土地政策的官員召開記者會宣布兩項新措施,一是推出全新的買家印花稅,即所有外地人士、本地及外地注冊的公司購買香港住宅時需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同時也將提高額外印花稅的稅階,將試用期延長至3年……[详情]
》》更多资讯.
印花稅新政重壓香港樓市 或利好國內豪宅市場 香港樓市調控的另一面 效果看似明顯實存質疑
香港樓市經歷的六輪漲跌 一次比一次下跌的狠 新政香港政府關注樓市升溫 將会出售6幅住宅用

香港新政促使用家主導市場 中價住宅比率企穩

香港樓市新政效果顯現 二手成交創九個月新低
調查顯示樓市新政后香港特首及高官民望上升 香港新政一周“嚇走”兩成看房客 樓市急降溫
專家解讀
中原地產亞太區總裁陳永傑
中原地產亞太區總裁 陳永傑

新政出臺后短期樓市交投受限 明年起有望復蘇

按原有樓價上漲趨勢,現在到年尾還有三個月時間,原本應該會上漲5%左右,但新政出臺之后,估計到今年年尾時樓價會下跌10%—15%左右,價格落大概兩成。就可以拉長一兩年時間,從而使樓價的升幅變慢,或者是下跌15%之后再上漲。

市場淡靜會壓縮成交量,預計三個月內二手成交量會減少五成,然后再逐漸回升,可能到明年農歷年之后才開始復蘇。從長期來看,大約下跌三成左右…… [详情]

美聯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住宅部行政總裁陳坤興
美聯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住宅部行政總裁
陳坤興

新政樂觀中帶穩憂 調節完成后購買力將會釋

短期內成交量將會呈下跌,並且是可以預期,因買家入市態度傾向審慎。同時,業主大幅減價意慾有限,故二手交投呈膠著。不過,根據過往經驗,當市場調節完成,凝聚的購買力將會釋放。

短期內二手市場或會轉靜,但長遠而言,本地物業仍有一定需求,物業有價。至於新措施對樓市影響如何仍需拭目以待,短期內亦不會出現大洗牌,惟過度依賴內地客來港置業的代理行則受到考驗…… [详情]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新政后市民心理影響大於實際 樓價明年將反彈

由於市場仍處於適應期,加上BSD令外地人減少來港置業,故此措施短期內可維持效果,但我認為快在明年農曆新年之前會完結,之後交投會慢慢回復正常,加強版SSD令業主更加惜售,市場供應少,只要市場回復氣氛交投就會出現反彈。

長遠來說,內地人還是會來港置業,因為香港稅制及法制健全,是內地人資金的避難所,來港置業較有保障;加上在香港買樓是不少內地人的希望,只待市場逐漸消化新政,之後就會重投物業市場。…… [详情]

香港置業高級執行董事伍創業
香港置業高級執行董事 伍創業

新招非但未能遏抑本港房價 甚至可能繼續上揚

參考上一次政府推出特別印花稅(SSD)之經驗,政府推出此措施後,置業人士迫不得已將放盤時間推遲,故在盤源收窄下,令房價逐步推升。我預期今次政府出「辣招」後,二手盤源將進一步緊絀,資金苦無出路,遂再度流入風險資產,因此新招非但未能遏抑本港房價升勢,甚至可能進一步上揚。

若「借古鑑今」,我相信新政僅會對買家構成心理影響,而對整體地產行業而言更只屬於小「漣漪」,遑論會出現新一輪之洗牌…… [详情]

世紀21富山地產行政總裁柯興捷
世紀21富山地產行政總裁 柯興捷

兩辣招降溫樓市是治標 實質增加供應才能治本

SSD使成交急跌,今次的效果應該比上次的短,在3個月至半年內市場會適應及反彈。屆時也需看看政府是否能提出實質解決方案或其他遏市招數。而BSD會使2500萬以上豪宅受壓,尤對非傳統豪宅區的豪宅影響更大。

內地客人消化消息後,或會轉投1000萬以下的市場。另外,部份內地人在港置業是為安頓在港讀書的子女,與其租不如買是他們的想法,三年的SSD對這批買家絕對無影響,500萬以下樓價會是未來較活躍的市場…… [详情]

祥益地產行政總裁汪敦敬
祥益地產行政總裁 汪敦敬

政府或連續出招 管理市民過份看好的心理投射

每當政府出招對付樓市,市場都會出現短暫的平靜,然後樓價再出現反彈,但我相信今次政府會連續性出招,希望管理到市民過份看好的心理投射,令市民兼顧措施引來的高風險、高成本,不會盲目看好去入市。

嚴格來說,對內地人來港置業是有影響的,但對內地人投資香港地產是不應該有影響的,內地人可以透過香港的房地產證券投資到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原本需要投資香港的市場需求不會消失,只是將轉化成新的證券需求…… [详情]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劉圓圓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 劉圓圓

市民置業意欲強勁 促使港府迅速出招防止泡沫

截至今年首三季,新取用按揭貸款累計錄得54,452宗,涉及金額1,328億,與去年同期82,489宗及1,968億比較,相差逾三成,預期2012年的新取用按揭貸款額將較去年下跌兩成半至1,700億元水平,相信新房策的影響力將延續至明年首季。

不過根據首次推出額外印花稅(SDD)的經驗,措施近年實際上壓抑了市民換樓的意欲,同時令市場盤源持續減少,在物業流通率大大降低之下,變相令上車客選擇減少…… [详情]

新政面面觀
政策
pk 置業者
日前港府推出的兩大“狠招”,似乎讓香港樓市提前進入寒冬。香港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之一。加之近年外地
投資日盛,供求嚴重失衡,樓價飆升,在都市“水泥森林”中穿行,普通港人卻只能望樓興嘆。“港人港地”、“加
推印花稅等措施相繼出臺,彰顯新一屆港府打擊炒樓、改善本地人居住環境的努力,但終效果如何,仍是未知之數。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於11月1日表示,香港地少人多,環境擠迫,部分資源在短期內不能大幅增加,因此有時要采取港人優先的政策,“港人港地”和上星期推出的買家印花稅就是例子。他說,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樓市,適時推出措施,維持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详细]

當局無意干預市場自由運作,旨在非常時期采用“非常措施”謹防樓市泡沫風險。香港不是不歡迎外地人在香港置業,更不認為他們是現時樓市問題的罪魁禍首。只是在目前供應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希望可以紓緩供求失衡,并優先照顧本地居民的房屋需要。 [详细]

為加深地產代理業界對政府建議修訂的「額外印花稅」及新推出的「買家印花稅」的了解,地產代理監管局(監管局)今日與業界舉行特別會議,並邀請來自稅務局與運輸及房屋局的代表出席,向業界商會代表簡介建議新措施內容。 [详细]

自10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針對住宅市場推出令人意外的兩項“辣招”后,香港樓市一手市場和二手市場交投量應聲下跌,發展商立刻改變策略推售車位,投資者也紛紛轉炒車位,車位成交量價齊升炒風熾烈。除車位外,寫字樓、商鋪和工廈等商業地產也是投資者的目標。 [详细]

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十大房屋交易集中區域,上周六、日二手房僅完成10宗成交,創9個月以來新低。但成交量萎縮是否意味著樓價下降?記者調查發現,香港仍有部分樓盤價格繼續上漲,一些深圳購房者不懼印花稅新政照樣入市。[详细]

評級巨頭惠譽在新發布的報告中寫道,印花稅可能無法抑制香港形成較大房地產泡沫的風險。“梁振英一再重申要擴大住房供應,但并不清楚港府能否采取措施加大私有市場的供應。港府還擔心價格回調力度過大,出現像1997-2003年的暴跌局面。”[详细]
市場反應

今年首10個月二手居屋錄得5,717宗註冊登記,較去年首10個月的6,096宗,按年回落約6.2%。受政府出招影響,準買家入市態度傾向審慎,市場觀望氣氛持續濃厚,而新房策推出後隨即令周末二手成交量急挫,預期二手居屋註冊量走勢或隨大市下跌,料全年二手居屋註冊量有機會不足6,500宗,創9年新低。

政策出台后,內地買家香港看樓銳減9成,接近零成交,可見香港新政威力不可小覷。另一方面,政策亦引發新的現象:港人來深圳看樓數量劇增。截止今日的資料顯示,港人前往深圳看樓增2成,成交則增了1成。新政後5天,則接待有近50批香港客戶,購買與租賃意願比例各佔1半,更促成5單成交。

十大屋苑本周六、日錄得14宗成交,較上周多4宗,交投量繼續於低位橫行。十大屋苑當中,仍有4個屋苑錄得零成交。買賣雙方逐步消化新措施帶來的影響,少部份業主開始提供輕微議價空間,使港人買家開始恢復入市信心。二手交投仍以本地用家為主,若業主願意進一步擴闊其議價空間,收窄雙方差距,交投量會回穩。

政府出招以來,市場疑慮纏繞不散,用家入市興致大打折扣,問盤、查價以至睇樓的客源相對減少,指標屋苑周末預約睇樓客繼續下跌。全港50個指標屋苑僅有2,065組客戶預約周末參觀單位,較上周末減少6.6%,連跌四周。客源方面,棄買為租避險的用家增多,以致租客睇樓比例按增近1個百分點至29.7%,連升兩周。

政府推出辣招後,效果立竿見影,令熾熱二手市況即時冷卻不少,各區二手市況續趨於淡靜,二手交投暫陷膠著。由於部分買家期望新招出台將令樓價下滑,故抱著覓筍盤之心態睇樓,令各區睇樓量繼續保持。不少買家傾向轉買為租,以靜觀市況發展;部分業主亦寧願將物業放租亦不願減價放盤,令租務市場轉趨活躍。

專題製作: 香港地產網 責任編輯:黃艷妮 侯可歡 專題指導:鄧明莉

Copyright @ 2017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