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回报阻碍银行参与保障房融资热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10-12-08 06:50

[摘要] 明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将达1000万套,预计总额1.4万亿,占全国房地产规模的20%。巨大的资金缺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障碍。相比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有低风险、低收益的特征,加之社会资金所受到的一系列限制,导致保障房资金严重依赖政府财政投入。

明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将达1000万套,预计总额1.4万亿,占房地产规模的20%。巨大的资金缺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障碍。相比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有低风险、低的特征,加之社会资金所受到的一系列限制,导致保障房资金严重依赖政府财政投入。这一状况亟须得到改善,保障房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

以工商银行发放首笔15亿元公租房贷款为标志,商业银行正式进入公租房建设市场。除商业银行之外,还有众多的融资渠道可供保障房建设选择:城投债、保险资金、政策性银行、信托、REITs等。不过,由于资产负债匹配情况不同,以及对风险的要求各异,不同的主体在保障房建设领域面临不同的机遇和障碍。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上述各类融资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以勾勒出未来保障房融资的图景。

正当资金问题成为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拦路虎”时,有商业银行向地方政府抛来了橄榄枝。

近日,工商银行向重庆市“华岩组团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提供15亿元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融资。作为我国金融机构发放的首笔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贷款,商业银行在保障房融资渠道上扮演的角色,正成为市场焦点。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保障房的低,银行在资金成本较为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保障房所获有限,这是商业银行进军保障房建设的障碍。

租赁类保障房融资陷困境

据悉,保障性住房包括两类,一类是经济适用房等形式的可以销售的保障性住房,另一类是包括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形式的以低租金租赁为主的保障性住房,目前资金问题主要集中在租赁类保障性住房方面。

某银行业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租赁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普遍面临资金困难,除了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外,低租金的租赁住房也难以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

上述人士指出,相对于租赁类保障性住房,销售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存在融资困难。在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等以销售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因为可以通过销售回款较快回收全部资金投入,所以能够达到项目现金流的自我平衡,该类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均可得到商业银行的主动支持,融资渠道相对较为通畅。

事实上,2010年管理层颁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由于同廉租房的低租金水平类似,公共租赁住房亦难以通过租金收入回收资金,仍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政府财政负担重,管理成本高,建设模式不可持续。

有分析观点指出,在租赁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普遍面临财政短期压力大的问题,如何将短期财政压力化解为长期可持续投入,成为租赁类保障住房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租赁类保障住房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其融资困难问题的解决也将关系着整个住房保障制度的顺利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å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