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引火"上身 2010年楼市大事件盘点

新京报  作者:张旭  2010-12-17 07:17

[摘要] 2010年,“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重磅落地。以此为分水岭,楼市变换云谲波诡,前有一纸利好下楼市疯涨———从海南到北京通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后有一纸调控下的千里冰封。调控政策的配套,调控威势的重压,调控压力的成功应对和意外之喜,2010年的楼市,一连串的大事件缤纷呈现。

2010年,“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重磅落地。以此为分水岭,楼市变换云谲波诡,前有一纸利好下楼市疯涨———从海南到北京通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后有一纸调控下的千里冰封。调控政策的配套,调控威势的重压,调控压力的成功应对和意外之喜,2010年的楼市,一连串的大事件缤纷呈现,上演了一部风云变换、峰回路转的精彩大片。

地王迭出引发史上最严厉调控

事件回顾:3月15日,北京。大望京1号地、海淀蓟门桥地块、亦庄地块同日出让,大望京1号地上午创出40.8亿元的高地价;下午就被亦庄地块以52.4亿元的价格刷新;大望京1号地27500元/平米左右的楼面价也在几个后被蓟门桥地块超越。“地王”迭出,舆论大哗。此后不久,北京暂停热点地区高价地的出让;4月17日,新“国十条”下发,本轮楼市调控启动。

点评: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地王”并不新鲜,但是3月15日的“地王”出现的时机是那么不合时宜。总理在“两会”上遏制部分房价过快上涨话音刚落,这边“地王”噌噌冒出———本来政府已警觉年初房价的上涨,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特别是捧出“地王”的都是央企或者有央企背景,越发让人难以接受。

国土部土地风暴

事件回顾: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19条”打击囤地;4月15日,国土部公布今年住房供地计划,土地供应量同比大幅上涨。5月25日,国土部、监察部通报61万亩“未报即用”违法用地,16个地级市被点名;9月26日,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文明确企业违约开发土地、因自身问题闲置一年的取消拿地资格。此外,包括1457宗闲置土地的“黑名单”被交给银监会,直指房企融资渠道。同时出现的关键词还包括“盈科被罚”、“大龙地王”被收回。

点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囤积居奇、占着窝不下蛋、坐吃土地绝非正道;打肿脸充胖子,抬高地价也非正道。对于一直叫嚷着土地供应紧张的房企来说,规规矩矩取得土地,老老实实尽快开发是一种本分;对于国土部门来说,加大供地,确保土地尽快入市,从源头上平衡供求关系,也是一种本分。

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

事件回顾:3月18日国资委发布公告,称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另外78家主业不包括房地产的央企,将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退出房地产业。

点评:昨日拍地王,今日要离场。从去年以来在土地市场上的风光到遭遇“退房令”,央企经历了一个大喜之后的失落。然而,退出的都是“常规武器”,保留的都是“核武器”,“退房令”的作用还是被许多人看衰。即便是“常规武器”,八九个月之后的今天可以发现,只有中远集团、中国航天等7家央企挂牌转让不足20家地产子公司的股权,剩下71家看上去仍是按兵不动。有肥肉,就一个“拖字诀”?是烫手山芋,便遭遇冷落?“退房令”效果究竟如何?希望不要不了了之。

“十二五”推进保障房建设

事件回顾:11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住房保障法》的起草已列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国务院2010年立法计划,并基本形成有关《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另据消息称,明年,将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

点评: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否则商品房市场的发展,社会对高房价的讨伐也仍将如火如荼。面对商品房市场高企的房价和房企的热情,保障房建设有赖于国家的着力推进,而将住房保障上升到立法层面,有望从根本上建立“以租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中服地块分拆出让

事件回顾:今年年初,备受关注的中服地块推向市场,因为投标门槛的限制,遭遇“内定论”的质疑。几经辗转,8月,中服地块被一分为四,作为CBD核心区12地块的一部分重新入市。政府部门也改变了原有的招拍挂模式,采用两轮投标、综合评标的出让方式进行出让。经历了数月的首轮方案投报和评标之后,12月7日,包括中服地块在内,CBD12块地中的6块首先进入第二轮招标,金融类企业大唱主角,房企成为配角。

点评:中服地块上市一直没有完全摆脱“内定”的质疑与猜测。竞标企业究竟鹿死谁手,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实力比拼。博弈,错综复杂。政府部门对地块产业类型的定位,也早已抬高了企业入围的门槛。从最初的一厢情愿、热情满满,到最后不少房企明智离场,一番忙活之后才发现,地块不是一般的地块,竞争不是一般的竞争。

房企“银根”收紧

事件回顾:11月底,央行年底第五次上调准备金。而在10月20日加息之前,房企“银根”被收紧早已显露端倪:包括招商地产、世茂、万科等企业增发受阻,以及坊间疯传的开发贷收缩。及至11月CPI“破五”,中央明确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点评:尴尬,这是房地产在通货膨胀的预期所处的位置。保值?房产是许多人的投资渠道;然而加息的风险对于房地产来说又是一个打压。在货币政策明确由适度宽松向稳健的转向前,房企的融资已经被收紧。开发贷款遇难,增发受阻,调控背景下,政府早已想到收紧房企资金链,只是紧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之后,房企在融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能撑多久?这是一个问题。

房企进入千亿时代

事件回顾:12月1日,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实现年度销售金额过千亿,成为中国个年销售过千亿的房企,也成为“调控年”中成功加速的典范。

点评:老大就是老大。调控下的华丽舞步,压力下的游刃有余,这给许多同行树立了一个方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万科身后,希望不是一骑绝尘,而是有更多的追随者和赶超者,给企业、行业、社会更多的希望。

金地人事地震

事件回顾:6月27日、28日,金地集团总裁张华纲,副总裁、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相继离职,短短40天的时间里,金地高层人事震动频繁。7月5日,金地宣布集团高级副总裁黄俊灿接任总裁一职。

点评: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有人说,这是古代农民起义的规律,也是现代不少企业成长中的规律。金地呢?正值楼市调控的敏感时期,三驾马车顿失其二,是业绩压力作祟还是坊间传闻甚嚣尘上的一山难容二虎?然而经历了阵痛,金地仍在原来的轨道上,销售业绩开始快速反弹,又在12月完成房产基金二期募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个意义上,凌克和金地都是成功的。

环北京经济圈拉升房价

事件回顾:11月10日,河北省与北京市正式宣布联手打造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号改010,高铁、地铁、轻轨和北京全部对接,建1000公里的发展特区,政策比深圳还优惠……一夜之间,“环京津贫困带”华丽转身成为“环首都经济圈”,开发商闻风而动,谋篇布局。燕郊房价再逼万元,涿州房价破万,香河更传30家房企囤地,甚至有开发商叫嚣明年再翻一番。

点评:给你点阳光就灿烂。这是环北京不少县市楼市的真实写照。然而不要说太远,就以13县市中的燕郊而论,今年就经历了年初和年中的涨价与跌价。静下心来才发现,现在的房价像个气球,因为“中空”,才会一吹就大。好了伤疤忘了疼,最近燕郊又涨了。

海南楼价暴涨

事件回顾:今年1月初国家公布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稍后,海南宣布今年3月底前暂停商业性开发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房地产开发项目。一个月内,不仅海口、三亚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房价连番暴涨,琼海、博鳌、文昌等地商品房价格也像插了火箭筒般飞奔。随后,“史上最严厉调控”袭来,加上海口、三亚“限购”等政策的影响,海南楼市价量齐跌。

点评:今年海南楼市一度处于风口浪尖,岁末的冷淡与年初的疯狂,让人不禁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海南楼市哀鸿遍野。缺乏理性投资和相应的产业支撑,而任由概念炒作投机倒把,海南楼市泡沫谁来买单?

相关阅读

11月楼市再度量价齐涨 或引发第三轮调控

河北楼市掀促销热潮 保定30多个楼盘推出优惠活动

楼市调控不能寄望于房产税 住建部:明年房价趋稳

河北楼市量价齐升 房产税或将影响明年房价走向

11月楼市量价齐升 仍未走出越调越涨怪圈

搜房声明:凡注明“来源:搜房网”或“来源:搜房别墅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搜房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搜房赞同其观点。

标签:楼市盘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å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